热线电话:
13933051716
服务时间:08:30-21:30
位置:首页 > 教会动态
中国天主教十大朝圣地(6~10)

来源:转自 土豆皮521 更新时间:2016-07-19 17:34:00 点击次数18150次

  

                   中国天主教十大朝圣地

(六) 山西七苦山圣母堂与洞儿沟教堂朝圣地
      七苦山圣母堂是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南郊洞儿沟的圣母朝圣地,在太原市区以南30公里处。山脚下有洞儿沟天主堂,山上是新建的中国古典建筑式样的七苦圣母大殿,殿前广场中央建有仿北京天坛的圆形祭坛,供朝圣日举行神圣感恩祭之用。每年的四旬期第五主日星期五和圣母痛苦日(9月15日)为主要朝圣日。
 “七苦山”得名在百年之前。据说那时每到白露秋分季节,从南山顶上就会出现一片黑云,紧接着就会有冰雹袭击,导致村民年年外出逃荒。因村民皆为教友,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祈求天主。神父带领众教友举着十字架爬山祈祷游行,把十字架插到南山顶上,恳求天主免去村民的冰雹灾难,结果从此冰雹不再落下,村民的庄稼有了保障,从此洞儿沟在教会史上写下一页传奇的篇章。
方济各会院
  方济各会院静静地坐落在七苦山脚,会院由圣艾士杰主教从山东请来建筑师法国籍神父潘德盛设计绘图,1891年动工,1893年建成,它曾在中国教会史上有其重要的一页。它不仅是方济各会培养修士的重要基地,还是方济各会传教士的大本营,凡来山西的方济各会士几乎都来过洞儿沟。改革开放后,来太原洞儿沟旅游朝圣的海内外天主教人士,定会参观这座会院。这里曾做过预修院,也曾做过大修院,通过这里,为太原、榆次两教区,输送了不少修士、也培养出了不少本国籍神父。
真福雅松达与方济各修女院
  圣富格拉主教带来七位外籍修女于1899年春在太原府内大北门街主教座堂创立了圣巴斯卦修女院,后于1900年被毁,第二批修女6人,继承先圣,奉命于1903年元月2日,来到山西太原县洞儿沟开展工作,因当时省城会院尚未建成,临时在此设立修女院。1904年6月20日,第三批修女6人来到洞儿沟,其中就有真福玛利亚雅松达修女。该修女于1904年3月19日启程来中国,经山东到太原,来到洞儿沟她们的会院。这里有一座孤儿院,她负责厨房与洗衣房和喂牛、挤奶、种菜等杂活。1905年3月洞儿沟发生伤寒,孤儿们不幸染上伤寒,3月19日雅松达修女自己也染上了这病,病情日渐加重,4月7日进入临终状态。忽然,一股柔和的清香弥漫整个病房,在场的人都很惊讶。这股奇香直到雅松达逝世三天后才完全消失。年仅27岁的雅松达虽然没有做过大事,但她把一生献给主,用她的谦卑赢得了天主的喜悦。1954年教宗比约十二世立雅松达为真福品。
洞儿沟位于太原市晋源区的西南部,姚村镇政府西北侧,隶属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七苦山脚下。全村人口1263人,共285户。全村村民系天主教徒。在太原教友中流传有“洞儿沟、圪潦沟,主教神父不断头”的俗语,这个村子出过许多天主教神父。


(七)广东上川岛朝圣地
      上川岛成为朝圣地已有几百年历史,她是中国第一处朝圣地。自1662年方济各·沙勿略被教廷封圣后,尤其是1927年被列为“传教士主保”以来,这座中国南海平淡无奇的岛屿,成了普世天主教徒的向往之地——圣人病逝在这里,圣人的介入圣化了这片土地。
方济各·沙勿略1506年4月7日出生在西班牙。18岁进入巴黎读大学,他的理想是成为法学及神学博士。自结识了决志一生持守神贫、贞洁、以传道为使命的依纳爵后,彻底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成为耶稣会创始人之一。来亚洲传教原本派遣的不是沙勿略,不巧那位神父病了,依纳爵便指派沙勿略代替,沙勿略只说了一句话:“很好,我已准备就绪。”第二天便启程。经过十三个月艰苦卓绝的海上航行,终于踏上亚洲土地。在他十多年的传教生涯里,涉足印度、斯里兰卡、马六甲海峡等大半东亚地区,劝导了三万多人领洗入教。在日本虽然传教受到阻碍,仅仅200人皈依,但福音的种子已撒在日本国民的心田,三十年后教友竟达15万人。沙勿略之于日本,正如利玛窦之于中国。数百年后的日本掀起纪念圣人的热潮,这是当时谁都不曾想到的。
   据沙勿略书信记载,他两次登上上川岛。1551年12月,首次登上小岛,他把传教目光瞄准未被圣教开垦的伟大国土——中国。第二次是1552年8月,这是他在以使团身份来中国的行动,在马六甲被扣后的又一次冒险计划——以离大陆最近的上川岛为跳板,等待商船秘密将他带入。11月,沙勿略不幸染上热病,12月3日凌晨,在“达味之子,可怜我吧!”的祈祷声中,主的忠仆被主接纳怀中,时年46岁,巧合的是,他在东方传教事业的继任者利玛窦,于当年出生了。冥冥之中莫非天主之安排?沙勿略虽然未能真正进入中国进行传教事业,倒在了进入中国的门槛之上,但是他那句“基督中国、基督中国”豪言壮语却深扎入每位中国基督徒心中,极大地鼓舞了我们效法他的行为,继续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传教事业之中。



(八)台湾五峰旗圣母朝圣地
       民國69年11月9日,五位好友組隊上山,夜路崎嶇、險象環生…偶然回頭,巧見一女性白影,如黑暗曙光般,引領登山客們回家,詢問各方,方知為「聖母瑪利亞」。為此,建立了朝聖地,世世傳頌聖母顯現事蹟!目前五峰旗圣母朝圣地是台湾地区最大的朝圣地,也是驰名世界旅游胜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人慕名而来。


(九)吉林露德圣母圣山
      吉林露德圣母册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松花江畔,吉林市市郊,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的大型敬礼圣母之地,每年都有海内外的神长教友到这里来敬礼观光。 
吉林圣母山于1920年仿法国露德圣母山建造,总面积48391.18平方米,屹立于山巅万树丛中的乳白色的圣堂建于1928年。 
文革期间圣母山遭到严重破坏。落实宗教政策后,1986年在吉林教区已故李雪松主教的带领下,重建了圣母山和教堂,并在山顶增建了十四处苦路。每年九月八日圣母诞辰日,各地教友云集于此,盛况空前。


(十)狼山露德圣母堂
      狼山露德圣母堂是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狼山镇狼山北麓的一座天主教堂,是属于天主教海门教区的宗座圣母朝圣地。
狼山本是佛教名山,周围尚无天主教徒,相传1925年因圣母以脚踏七彩云霞,手捧玫瑰花束在狼山北麓一湖泊前显现给该地主人黄齐诗一家,随后该地建立教堂一座,因所用材料皆为长江塌陷的弥额尔天神堂所有,故奉“圣弥额尔”为主保。过后两年间朝圣人次渐多,堂内安放一幅露德圣母像,1930年,佛教信徒许江氏因圣母显现而剧病痊愈,遂托上海信友到法国购置一尊造型独特的狼山圣母像,狼山教堂改称“狼山圣母堂”。1933年罗马教廷下达诏书,颁赐“全大赦”特恩,敕封狼山为“求赐圣教广扬”之专门圣地。1936年,素有“中华国籍主教第一人”之誉的海门教区首任主教朱开敏主持兴建狼山北麓圣母新堂堂,由清末首批留法巴黎大学的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潘世义设计,1937年竣工,马相伯、孙科、于右任、蔡元培、邵力子、朱志尧、陆伯鸿、蔡宁、惠济良、于斌以及和海门教区和朱开敏个人素有渊源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加拿大各国等政、商、教界人士发来贺电或亲书对联题词祝贺。新教堂坐西朝东,建筑风格为古典立体式,大堂前建有高33米的钟楼,钟楼形似战斗机,以潘世义之兄潘世忠设计的我国第一架飞机的作为参考蓝本,钟楼上部设为灯塔,整体风格多达数十种,被誉为“建筑中的里程碑”,是苏北新式建筑的鼻祖。1951年,罗马教廷特准“狼山圣母像”加冕,为此狼山位列中国天主教十二大朝圣地之一,在当时的远东地区享有很高的宗教地位和影响力。每年的5月9日是该堂的“狼山圣母朝圣日”,而中国著名教会爱国音乐家朱希圣谱写的《狼山圣母歌》与传唱大江南北。[1]。
文革期间一度关闭。其后恢复开放。2004年列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